
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,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,第七届太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。本届论坛特设的“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”国际分论坛(以下简称“绿色分论坛”)备受瞩目,吸引了来自国内40余家机构以及全球20余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者、国际组织资深专家参与。
10月12日策略宝,在海内外数百位参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,《世界遗产地及博物馆零废弃行动手册》发布,《博物馆及世界遗产地垃圾分类操作及管理标准》编制完成,并由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 35 项世界遗产(38 个世界遗产点位)及万科公益基金会,共同发起《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倡议》。
论坛期间,中外嘉宾深入解读了全球与区域层面的绿色政策与制度设计,探讨了遗产地节能减排的前沿技术,强调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,以探索高效务实的技术路径。论坛汇聚世界各地遗产地的多元化在地实践,通过鲜活案例分享共鉴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模式,为世界遗产的绿色发展凝聚共识、汇聚力量。
在六场主题讨论中,嘉宾们进一步围绕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世界文化遗产地”的框架深入交流,就气候变化威胁的适应策略与国际合作、世界遗产地的废弃物管理与碳管理、绿色文创赋能可持续经济产业、世界遗产地的文化共生等议题进行案例分享,共同见证绿色分论坛设置的初心——殊途同归,多元行动终汇成绿色转型的寰宇共识。
本届太和论坛还特别设置了“故宫零废弃”主题导览策略宝,直观展示了故宫在废弃物分类、资源化利用与绿色运营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示范效应。
“故宫零废弃”项目由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于 2020 年联合发起,旨在促进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,通过建立精细化废弃物管理体系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,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拓展公众参与维度等,形成体系化、可复制的零废弃治理模式。截至2024年底,故宫博物院人均垃圾产生量减少至115.3 克/人/天,相较2021年下降了31.2%,除此之外,2024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28%,相较2021年提升了1.5个百分点。
经过近六年的推进,“故宫零废弃”已从单一项目实践升华为可推广的方法论体系。《故宫博物院零废弃办会指南》《故宫零废弃导游行动指南》《文华飞羽集——故宫博物院的生物多样性》等五本手册,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范式,持续扩大绿色故宫的行动网络。
“故宫零废弃”项目亮相国际会议
与此同时,“绿色故宫”社会教育体系已构建起涵盖线下艺术工作坊、线上视频课程、“馆校合作”综合实践及青少版网站的多元矩阵,为公众和青少年提供精准化生态科普服务。故宫的零废弃经验也已走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等国际舞台,持续为全球气候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故宫方案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 王鲁婧)策略宝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